技術文章
Technical articles
一、導論
質粒提取的原理:轉自複旦大學一位老師的帖子,後麵是方法介紹 堿裂解法從(cong) 大腸杆菌製備質粒,是從(cong) 事分子生物學研究的實驗室每天都要用的常規技術。可是我收研究生十幾年了,幾乎毫無例外的是我那些給人感覺什麽(me) 都知道的學生卻對堿法質粒抽提的原理知之甚少。追其原因,我想大概是因為(wei) 《分子克隆》裏麵隻講實驗操作步驟,而沒有對原理進行詳細的論述。這是導致我的學生誤入歧途的主要原因。後來我發現其實是整個(ge) 中國的相關(guan) 領域的研究生水平都差不多,甚至有很多“老師”也是這個(ge) 狀態。這就不得不讓人感到悲哀了。
我想這恐怕和我們(men) 的文化有點關(guan) 係。中國人崇尚讀書(shu) ,“學而優(you) 則仕”的觀念深入人心。經常聽到的是父母對他們(men) 的獨苗說,你隻要專(zhuan) 心讀好書(shu) 就可以了。所以這讀書(shu) 的定義(yi) 就是將教課書(shu) 上的東(dong) 西記住,考試的時候能拿高分……這就是現代科學沒有在中國萌發的根本原因。如果中國文化在這一點上不發生變化,那麽(me) 科學是不能在中國真正紮根的,它隻能蛻化成新的“八股學”。 生命科學是實驗科學,它講究動手。如果實驗科學隻要看看書(shu) 就可以了,那我想問有那位*看看書(shu) 就會(hui) 騎自行車了?或者聽聽體(ti) 育老師的講解就會(hui) 滑冰了?可是光動手不思考,不就成了一個(ge) 工匠?一個(ge) 合格的生命科學研究者,需要在這兩(liang) 方麵完善自己。一個(ge) 傑出的科學工作者,是一個(ge) 熟知科學原理並善於(yu) 應用的“藝術家”。 每個(ge) 曾經用堿法抽提過質粒的同學,希望你看本文後能有所思考,讓中國的未來有希望。
細菌培養(yang) 物的生長。
細菌的收獲和裂解
質粒DNA的純化。
(一)細菌培養(yang) 物的生長
從(cong) 瓊脂平板上挑取一個(ge) 單菌落,接種到培養(yang) 物中(有含有行當抗生素的液體(ti) 培養(yang) 基中生長),然後從(cong) 中純化質粒,質粒的提純幾乎總是如此。現在使用的許多質粒載體(ti) (如pUC係列)都能複製到很高的拷貝數,惟致隻要將培養(yang) 物放在標準LB 培養(yang) 基中生長到對數晚期,就可以大量提純質粒。此時,不必造反性地擴增質粒DNA。然而,較長一代的載體(ti) (如pBR322)由於(yu) 不能如此自由地複製,所以需要在得到部分生長的細菌培養(yang) 物中加入氯黴素繼續培養(yang) 若幹小時,以便對質粒進行性擴增。氯黴素可抑製宿主的蛋白質合成,結果阻止了細菌染色體(ti) 的複製,然而,鬆弛型質粒仍可繼續複製,在若幹小時內(nei) ,其拷貝數持續遞增。這樣,像pBR322-類的質粒,從(cong) 經氯黴素處理和未經處理的培養(yang) 物中提取質粒的產(chan) 量迥然不同,前者大為(wei) 增高。多年來,加入足以*抑製蛋白質合成的氯黴素μg/ml)已成為(wei) 標準的操作、用該方法提取的質粒DNA量,對於(yu) 分子克隆中幾乎所有想象到的工作任務。
細菌的收獲可通過離心來進行,而細菌的裂解則可以采用多種方法中的任意一種,這些方法包括用非離子型或離子型去汙劑、有機溶劑或堿進行處理及用加熱處理等。選擇哪一種方法取決(jue) 於(yu) 3個(ge) 因素:質粒的大小、小腸杆菌菌株及裂解後用於(yu) 純化質粒DNA的技術。 盡管針對質粒和宿主的每一種組合分別提出的裂解條件不切實際,但仍可據下述一般準則來選擇適當方法,以取得滿意的結果。
1)大質粒(大於(yu) 15kb)容易受損,故應采用漫和裂解法從(cong) 細胞中釋放出來。將細菌懸於(yu) 蔗糖等滲溶液中,然後用溶菌酶和EDTA進生處理,破壞細胞壁和細胞外膜,再加入SDS一類去汙劑溶解球形體(ti) 。這種方法zui大限度地減小了從(cong) 具有正壓的細菌內(nei) 部把質粒釋放出來所需要的作用力。
2)可用更劇烈的方法來分離小質粒。在加入EDTA後,有時還在加入溶菌酶後讓細菌暴露於(yu) 去汙劑,通過煮沸或堿處理使之裂解。這些處理可破壞堿基配對,故可使宿主的線狀染色體(ti) DNA變性,但閉環質粒DNA鏈由於(yu) 處於(yu) 拓撲纏繞狀態而不能彼此分開。當條件恢複正常時,質粒DNA鏈迅速得到準確配置,重新形成*天然的超螺旋分子。
3)一些大腸杆菌菌株(如HB101的一些變種衍生株) 用去汙劑或加熱裂解時可釋放相對大量的糖類,當隨後用氯化銫-溴化乙錠梯度平衡離心進行質粒純化時它們(men) 會(hui) 惹出麻煩。糖類會(hui) 在梯度中緊靠超螺旋質粒DNA所占位置形成一致密的、模糊的區帶。因此很難避免質粒DNA內(nei) 汙染有糖類,而糖類可抑製多種限製酶的活性。 故從(cong) 諸 如HB101和TG1等大腸杆菌蓖株中大量製備質粒時,不宜使用煮沸法。
4)當從(cong) 表達內(nei) 切核酸酶A的大腸杆菌菌株(endA+株,如HB101) 中小量製備質粒時,建議不使用煮沸法。因為(wei) 煮沸不能*滅活內(nei) 切核酸酶A,以後在溫育(如用限製酶消化)時,質粒DNA會(hui) 被降解。但如果通過一個(ge) 附加步驟(用酚:氯仿進行抽提)可以避免此問題。
5)目前這一代質粒的拷貝數都非常高,以致於(yu) 不需要用氯黴素進行選擇性擴增就可獲得高產(chan) 。然而,某些工作者沿用氯黴素並不是要增加質粒DNA的產(chan) 量,而是要降低細菌細胞在用於(yu) 大量製備的溶液中所占體(ti) 積。大量高度粘稠的濃縮細菌裂解物,處理起來煞為(wei) 費事,而在對數中期在增減物中加入氯黴素可以避免這種現象。有氯黴素存在時從(cong) 較少量細胞獲得的質粒DNA的量以與(yu) 不加氯黴素時從(cong) 較大量細胞所得到的質粒DNA的量大致相等。
常使用的所有純化方法都利用了質粒DNA 相對較小及共價(jia) 閉合環狀這樣兩(liang) 個(ge) 性質。例如,用氯化銫-溴化乙錠梯度平衡離心分離質粒和染色體(ti) DNA 就取決(jue) 於(yu) 溴化乙錠與(yu) 線狀以及與(yu) 閉環DNA分子的結合量有所不同。 溴化乙錠通過嵌入奮不顧身堿基之間而與(yu) DNA結合,進而使雙螺旋解旋。由此導致線狀DNA的長度有所增加,作為(wei) 補償(chang) ,將在閉環質粒DNA中引入超螺旋單位。zui後,超螺旋度大為(wei) 增加, 從(cong) 而阻止了溴化乙錠分了的繼續嵌入。但線狀分子不受此限,可繼續結合更多的染料,直至達到飽和( 每2個(ge) 堿基對大約結合1個(ge) 溴化乙錠分子) 。由於(yu) 染料的結合量有所差別,線狀和閉環DNA分了在含有飽和量溴化乙錠的氯化銫度中的浮力密度也有所不同。多年來,氯化銫-溴化乙錠梯度平衡離心已成為(wei) 製備大量質粒DNA 的方法。然而該過程既昂貴又費時,為(wei) 此發展了許多替代方法。其中主要包括利用離子交換層析、凝膠過濾層析、分級沉澱等分離質粒DNA和宿主DNA的方法。本實驗室采用離子交換層析法已可得到*純度的質粒
細菌的收獲和裂解 收獲 堿裂解法 煮沸裂解 質粒DNA小量製備的問題與(yu) 對策
質粒DNA的小量製備可采用下述的堿裂解法或煮沸法
(一)細菌的收獲和裂解
1.收獲
1)將2ml含相應抗生素的LB加入到容量為(wei) 15ml 並通氣良好(不蓋緊)的試管中,然後接入一單菌落,於(yu) 30℃劇烈振搖下培養(yang) 過夜。
2)將1.5ml培養(yang) 物倒入微量離心管中,用微量離心機於(yu) 4℃以12000g離心30秒,將剩餘(yu) 的培養(yang) 物貯存於(yu) 4℃。 3)吸去培養(yang) 液,使細菌沉澱盡可能幹燥。除去上清的簡便方法是用一次性使用的吸頭與(yu) 真空管道相連輕緩抽吸,並用吸頭接觸液麵。當液體(ti) 從(cong) 管中吸出時,盡可能使吸頭遠離細菌沉澱,然後繼續用吸頭通過抽真空除去附於(yu) 管壁的液滴。
2.堿裂解法
1)將細菌沉澱,所得重懸於(yu) 100μl用冰預冷的溶液I中,劇烈振蕩。
溶液I
50mmol/L葡萄糖
25mmol/L Tris.Cl(pH8.0)
10mmol/LEDTA(pH8.0)
溶液I可成批配製,每瓶約100ml,在10lbf/in2(6.895×104Pa) 高壓下蒸氣滅菌15分鍾,貯存於(yu) 4℃。須確使細菌沉澱在溶液I中*分散,將兩(liang) 個(ge) 微量離心管的管底部互相接觸震蕩,可使沉澱迅速分散。
溶液Ⅱ
0.2mol/L NaOH(臨(lin) 用前用10mol/L貯存液現用現稀釋)
1%SDS
蓋緊管口,快速顛倒離心管5次,以混合內(nei) 容物。應確保離心管的整個(ge) 內(nei) 表麵 均與(yu) 溶液Ⅱ接觸。不要振蕩,將離心管放置於(yu) 冰上。
3)加150μl用冰預冷的溶液Ⅲ
溶液Ⅲ
5mol/L乙酸鉀
60ml 冰乙酸
11.5ml 水 28.5ml
所配成的溶液對鉀是3mol/L,對乙酸根是5mol/L。
蓋緊管口,將管倒置後和地振蕩10秒鍾溶液Ⅲ在粘稠的細菌裂解物中分散均勻,之後 將管置於(yu) 冰上3-5分鍾。
4)用微量離心機於(yu) 4℃12 000g離心5分種,將上清轉移到另一離心管中。
5)可做可不做:加等量酚:氯念, 振蕩混勻, 用微量離心機於(yu) 4 ℃以12000g離心 2分鍾,將上清轉移到另一良心管中。有些工作者認為(wei) 不*酚:氯仿進行抽提,然而由於(yu) 一些未知的原因,省略這一步,往往會(hui) 得到可耐受限製酶切反應的DNA。
6)用2倍休積的乙醇於(yu) 室溫沉澱雙錠DNA。振蕩混合, 於(yu) 室溫放置2分鍾。
7)用微量離心機於(yu) 4℃以12 000g離心5分鍾。
8)小心吸去上清液,將離心管倒置於(yu) 一張紙巾上,以使所有液體(ti) 流出。再將附於(yu) 管壁的液滴除盡。除去上清的簡便方法是用一次性使用的吸頭與(yu) 真空管道相連,並用吸頭接觸液麵。當液體(ti) 從(cong) 管中吸出時,盡量使吸頭遠離核酸沉澱,然後繼續用吸頭通過抽真空除去附於(yu) 管壁的液滴。
9)用1ml70%乙醇於(yu) 4℃洗滌雙鏈DNA沉澱,按步驟8)所術方法去掉上清,在空氣中使核酸沉澱幹燥10分鍾。
i.此法製備的高拷貝數質粒(如Xf3或pUC),其產(chan) 量一般約為(wei) :每毫升原細菌培養(yang) 物3-5μg。
ii.如果要通過限製酶切割反應來分析DNA,可取1μl DNA溶液加到另一含8μl水的微量離心管內(nei) ,加1μl 10×限製酶緩衝(chong) 液和1單位所需限製酶, 在適宜溫育1-2小時。將剩餘(yu) 的DNA貯存於(yu) -20℃。
iii.此方法按適當比例放大可適用於(yu) 100ml細菌培養(yang) 物:
3.煮沸裂解
1)將細菌沉澱,所得重懸於(yu) 350μlSTET中。
STET
0.1mol/L NaCL
10mmol/L Tris.Cl(pH8.0)
1mmol/L EDTA(pH8.0)
5% Triton X-100
2)加25μl新配製的溶菌酶溶液[10mg/ml,用10mmol/L Tris.Cl(pH8.0)配製],振蕩3秒鍾以混勻之。如果溶淮中pH低於(yu) 8.0,溶菌酶就不能有效發揮作用。
3)將離心管放入煮沸的水浴中,時間恰為(wei) 40秒。
4)用微量離心機於(yu) 室溫以12 000g離心10分種。
5)用無菌牙簽從(cong) 微量離心管中去除細菌碎片。
6)在上清中加入40μl 5mol/L乙酸鈉(pH5.2)和420μl異丙醇,振蕩混勻,於(yu) 室溫放置5分鍾。
7)用微量離心機於(yu) 4℃以12 000g離心5分種,回收核酸沉澱。
8)小心吸去上清液,將離心管倒置於(yu) 一張紙巾上,以使所有液體(ti) 流出。再將附於(yu) 管壁的液滴除盡。除去上清的簡便方法是用一次性使用的吸頭與(yu) 真空管道相連,輕緩抽吸,並用吸頭接觸液麵。當液體(ti) 從(cong) 管中吸出時,盡可能使吸頭遠離核酸沉澱,然後繼續用吸頭通過抽真空除去附於(yu) 管的液滴。
9)加1ml 70%乙醇,於(yu) 4℃以12 000g離心2分鍾。 10)按步驟8)所述再次輕輕地吸去上清,這一步操作要格外小心,因為(wei) 有時沉澱塊貼壁不緊,去除管壁上形成的所有乙醇液滴,打開管口,放於(yu) 室溫直至乙醇揮發殆盡,管內(nei) 無可見的液體(ti) (2-5)分鍾。 11)用50μl含無DNA酶的胰RNA酶(20μg/ml)的TE(pH8.0)溶解核酸稍加振蕩,貯存於(yu) -20℃。 注:當從(cong) 表達內(nei) 切核酸酶A的大腸杆菌株(endA+株,如HB101 )中小量製粒尤其DNA時,建議舍棄煮沸法。因為(wei) 煮沸步驟不能*滅活內(nei) 切核酸酶A,以後在Mg 2+存在下溫育(V中用限製酶時)質粒DNA可被降解。 在上述方案的步驟9)之間增加一步,即用酚:氯仿進行抽提,可以避免這一問題。
裂解和煮佛法都極其可靠,重複性也很好,而且一般沒有會(hui) 麽(me) 麻煩。多年來,在我們(men) 實驗室中日常使用這兩(liang) 種方法的過程中,隻碰到過兩(liang) 個(ge) 問題:
1)有些工作者進行小量製備時,有時會(hui) 發現質粒DNA不能被限製酶所切割,這幾乎總是由於(yu) 從(cong) 細菌沉澱或從(cong) 核酸沉澱中去除所有上清液時注意得不夠。大多數情況下,用酚:氯仿對溶液進行抽提可以去除小量備物中的雜質。如果總是依然存在,可用離心柱層析注純化DNA。
2)在十分偶然的情況下,個(ge) 別小時製備物會(hui) 出現無質粒DNA的現象。這幾乎肯定是由於(yu) 核酸沉澱顆粒已同乙醇一起被棄去。
三、質粒DNA的大量製備
在豐(feng) 富培養(yang) 基中擴增質粒
細菌的收獲和裂解
收獲
堿裂解法
1)將30ml含有目的質粒的細菌培養(yang) 物培養(yang) 到對數晚期(DNA 600約0.6)。培養(yang) 基中應含有相應抗生素,用單菌落或從(cong) 單菌落中生長起來的小量液體(ti) 閉關(guan) 物進行接種。
2)將含相應抗生素的500ml LB或Terrific肉湯培養(yang) 基(預加溫至37℃)施放入25ml對數晚期的培養(yang) 物,於(yu) 37℃劇烈振搖培養(yang) 25小時(搖床轉速300轉/分),所得培養(yang) 物的OD 600值約為(wei) 0.4。
3)可做可不做:加2.5ml氯黴素溶液(34mg/ml溶於(yu) 乙醇),使終濃度為(wei) 170μg/ml。像pBR322一類在宿主菌內(nei) 隻以中等拷貝婁竿行複的質粒,有必要通過擴增。這些質粒隻要從(cong) 生長達到餉新一代的質粒(如pUC質粒)可複製達到很高的拷貝數,因此無需擴增。這些質粒隻要從(cong) 生長達到飽和的細菌培養(yang) 物即可大量提純。但用氯黴素進行處理,具有抑製細菌複製的優(you) 點,可減少細菌裂解物的體(ti) 積和粘稠度,極大地簡化質粒純化的過程。所以一般說來,盡管要在生長中的細菌培養(yang) 物裏加入氯黴素略顯不便,但用氯黴素處理還是利大於(yu) 弊。 4)於(yu) 37℃劇烈振搖(300轉/分),繼續培養(yang) 12-16小時。
1.收獲
1)用合適轉頭於(yu) 4℃以4000轉/分離心15分鍾,棄上清,敞開離心管口並倒置離心管使上清全部流盡。
2)將細菌沉澱重懸於(yu) 100ml用冰預冷的STE中。
STE
0.1mol/L NaCl
10mmol/L Tris.Cl(pH8.0)
1mmol/L EDTA(pH8.0)
2)按步驟1)所述方法離心,以收集細菌細胞。
2,堿裂解法
1)將冼過的500ml 培養(yang) 物的細菌沉澱物[ 來自收獲細菌的步驟3] 重懸於(yu) 10ml(18ml)溶液I中。
溶液I
50mmol/L葡萄糖
25mmol/L Tris.Cl(pH8.0)
10mmol/L EDTA(pH8.0)
溶液I可成批配製,在10 lbf/in2(6.895x104Pa)高壓下蒸氣滅菌15分鍾,貯存於(yu) 4℃。
2)加1ml(2ml)新配製的溶菌酶溶液[10mg/ml,溶於(yu) 10mmol/L Tris.Cl(pH8.0)]。當溶液的pH值低於(yu) 8.0時,溶菌酶不能有效工作。
3)加20ml(40ml)新配製的溶液Ⅱ。
溶液Ⅱ
0.2mol/L NaOH(臨(lin) 用前用10mol/L貯存液現用現稀釋)
1%SDS
蓋緊瓶蓋,緩緩顛倒離心瓶數次,以充分混勻內(nei) 容物。於(yu) 室溫放置5-10分鍾。
4)加15nl(20ml)用冰預冷的溶液Ⅲ。
溶液Ⅲ
5mol/L乙酸鉀
60ml 冰乙酸
11.5ml 水
28.5ml 所配成的溶液對鉀是3mol/L,對乙酸根是5mol/L。
封住瓶口,搖動離心瓶數次以混勻內(nei) 容物,此時應不再出現分明的兩(liang) 個(ge) 液相。置冰上放10分鍾,應形成一白色絮狀沉澱。於(yu) 0℃放置後所形成的沉澱應包括染體(ti) DNA、 高分子量RNA和鉀-SDS-蛋白質-膜複合物。
5)用合適轉頭於(yu) 4℃以4000轉/分離心15分鍾,不開刹車而使轉頭自然停轉。如果細菌碎片貼壁不緊,可以5000轉/分再度離心20分鍾, 然後盡可能將上清全部轉到另一瓶中,棄去殘留在離心管內(nei) 的粘稠狀液體(ti) 。未能形成致密沉澱塊的原因通常是由於(yu) 溶液Ⅲ與(yu) 細菌裂解物混合不充分[步驟4)]。
6)上清過濾至一250ml離心瓶中,加0.6體(ti) 積的異丙醇,充分混勻,於(yu) 室溫放置10分鍾。
7)用合適轉頭於(yu) 室溫以500轉/分離心15分鍾,回收核酸。如於(yu) 4℃離心,鹽也會(hui) 了生沉澱。
8)小心倒掉上清,敞開瓶口倒置離心瓶使殘餘(yu) 上清液流盡,於(yu) 室溫用70%乙醇洗滌沉積管壁。倒出乙醇,用與(yu) 真空裝置相聯的巴期德吸出附於(yu) 瓶壁的所有液滴,於(yu) 室溫將瓶倒置放在紙巾上,使zui後殘餘(yu) 的痕量乙醇揮殆盡。
9)用3ml TE(pH8.0)溶解核酸沉澱。
聚乙二醇沉澱法質粒DNA
氯化銫-溴化乙錠梯度平衡離心法純化閉環DNA
(一)聚乙二醇沉澱法提取質粒DNA
1)將核酸溶液所得]轉入15mlCorex 管中, 再加3ml 用冰預冷的5mol/L LiCl溶液,充分混勻,用合適轉頭於(yu) 4℃下以10 000轉/分離心10分鍾。LiCl可沉澱高分子RNA。
2)將上清轉移到另一30mlCorex管內(nei) ,加等量的異丙醇, 充分混勻, 用SorvallSS34轉頭(或與(yu) 其相當的轉尖)於(yu) 室溫以10 000轉/分離心10分釧, 回收沉澱的核酸。
3)小心去掉上清,敞開管口,將管倒置以使zui後殘留的液滴流盡。於(yu) 室溫用70%乙醇洗滌沉澱及管壁,流盡乙醇,用與(yu) 真空裝置相連的巴其德吸管吸去附於(yu) 管壁的所有液滴,敞開管口並將管侄置,在紙巾上放置幾分鍾,以使zui後殘餘(yu) 的痕量乙醇蒸發殆盡。
4)用500μl含無DNA酶的胰RNA酶(20μg/ml )的TE(pH8.0)溶解沉澱,將溶液轉到一微量離心管中,於(yu) 室溫放置30分鍾。
5)加500μl含13%(w/v)聚乙二醇(PEG 8000)的1.6mol/L NaCl,充分混合,用微量離心機於(yu) 4℃以12000g離心5分鍾,以回收質粒DNA。
6)吸出上清,用400μl TE(pH8.0)溶解質粒DNA沉澱。用酚、酚:氯仿、氯仿各抽1次。
7)將水相轉到另一微量離心管中,加100μl 10mol/L乙醇銨,充分混勻,加2倍體(ti) 積(約1ml)乙醇,於(yu) 室溫放置10分鍾,於(yu) 4℃以12 000g離心5分鍾,以回收沉澱的質粒DNA。
8)吸去上清,加200μl處於(yu) 4℃以12 000g離心2分鍾。
9)吸去上清,敞開管口,將管置於(yu) 實驗桌上直到zui後可見的痕量乙醇蒸發殆盡。 10)用500μl TE(pH8.0)溶解沉澱1:100稀釋[用TE(pH8.0)] 後測量OD 260,計算質粒DNA的濃度(1OD260=50μg質粒DNA/ml), 然後將DNA貯於(yu) -20℃。
10)純化。